© 2019 KIM’S NOODLES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 BY 很好設計 GOODS DESIGN
位於金沙鎮的陽翟老街,過去為金東師駐紮的軍事重鎮,亦是當時軍人娛樂消費的去處。在當年繁榮的商店街上,有電影院、撞球室、澡堂、理髮廳等,但隨著軍隊撤軍,陽翟老街逐漸沒落。
陽翟老街後來因電影《軍中樂園》在此拍攝,復刻金門60年代歷史場景,融合了在地人文與戰地元素,完成這一幕「軍民一家」的歷史記憶。
(文章內容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)
陳清吉洋樓始建於1928年,木料、磚石及師傅皆來自泉州,西元1931年此幢「三凹壽」、「二落」及有「左右護龍」的洋樓正式落成,內部共有十二間房間,屋前有寬闊的內埕,洋樓四周圍有外牆,左右各有門樓,建物抬高約一公尺,量體更顯高大;正面山頭採簡約花瓣造型,二樓外廊、一樓大門及窗戶均有鑄鐵防盜門窗,托槍印度兵及舢舨船伕的泥塑,為全金門僅見。(文章內容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)
慈湖位在金寧鄉,1969年為了戰略考量而興建的慈堤,隔在堤外的是海域,在堤防內的部份就是現在的慈湖了,後來再增建了觀景平台,讓慈湖美景更能受到外來遊客的歡迎。
傍晚時分,橘紅色的夕陽從天邊緩緩落下,彩霞映著對岸廈門的遠景,也揮灑在過去反登陸的「軌條砦」上,形成一幕慈湖特有的景致。
(文章內容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)
位於金門島中部的瓊林,居民以蔡姓為主,這裡是金門規模最大的古厝聚落。過去因為人才輩出,仕途上有輝煌的成就,明熹宗御賜里名為「瓊林」,在當時只要有人中進士,就會建造一座宗祠,所以在瓊林大大小小的宗祠就有6座之多,號稱「七座八祠」,包括已被列為國定古蹟的蔡氏家廟(大宗)、六世竹溪公宗祠、十世柏崖公宗祠、六世樂圃公暨十世廷輔公宗祠、六世前庭房宗祠、十一世榮生公宗祠、十六世蔡守愚宗祠等,可說是金門島上宗祠最多的聚落,其中蔡氏家廟為瓊林聚落裡向心之地,也是聚落大姓-蔡氏家族的榮耀,家廟後牆鑲上的風獅爺,是許多人前來尋覓的熱門景點,目前也被列為古蹟。(文章內容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)
位於金門島中部的瓊林,居民以蔡姓為主,這裡是金門規模最大的古厝聚落。過去因為人才輩出,仕途上有輝煌的成就,明熹宗御賜里名為「瓊林」,在當時只要有人中進士,就會建造一座宗祠,所以在瓊林大大小小的宗祠就有6座之多,號稱「七座八祠」,包括已被列為國定古蹟的蔡氏家廟(大宗)、六世竹溪公宗祠、十世柏崖公宗祠、六世樂圃公暨十世廷輔公宗祠、六世前
庭房宗祠、十一世榮生公宗祠、十六世蔡守愚宗祠等,可說是金門島上宗祠最多的聚落,其中蔡氏家廟為瓊林聚落裡向心之地,也是聚落大姓-蔡氏家族的榮耀,家廟後牆鑲上的風獅爺,是許多人前來尋覓的熱門景點,目前也被列為古蹟。(文章內容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)
模範街原是明朝末年,鄭成功於後浦練兵的內校場,西元1924年由金門縣商會集資興建,計分橫街和直街兩部分,都用紅磚拱廊建造。
根據南洋引進的「五腳基」型式,街道兩旁都是二進店屋,第一進為洋樓,第二進為閩式建築,外觀整齊、古典雅致,兼具民國初年中國式建築及洋樓的美感,格局排列非常整齊,單拱拱圈更是優美的線條,極富建築藝術之美,是相當優秀的典範,所以稱為模範街。
(文章內容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)
來到金門,如果想看到完整的古厝聚落,一定不能錯過位在金沙鎮的山后民俗文化村!完成於清光緒26年,為旅日族人王國珍、王敬祥父子經商有成,號召族人闢建而成,佔地相當廣闊,包括16棟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,1棟學堂建築及1棟王氏宗祠共18棟,合稱為「十八間」。這18棟屋邸全都依山面海,格局、型式、排列工整一致,整齊劃一,配合彩繪、石雕、磚雕、交陶裝飾,精緻的建築風貌,展現傳統建築的工藝技術,更藉由四周隘門防禦,形成嚴密自衛空間,以防盜匪侵襲,說是金門閩南建築的代表作也不為過。(文章內容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)
來到金門,如果想看到完整的古厝聚落,一定不能錯過位在金沙鎮的山后民俗文化村!完成於清光緒26年,為旅日族人王國珍、王敬祥父子經商有成,號召族人闢建而成,佔地相當廣闊,包括16棟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,1棟學堂建築及1棟王氏宗祠共18棟,合稱為「十八間」。這18棟屋邸全都依山面海,格局、型式、排列工整一致,整齊劃一,配合彩繪、石雕、磚雕、交陶裝飾,精緻的建築風貌,展現傳統建築的工藝技術,更藉由四周隘門防禦,形成嚴密自衛空間,以防盜匪侵襲,
說是金門閩南建築的代表作也不為過。(文章內容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)
位於北山斷崖上的北山播音牆,與馬山觀測所的馬山播音站,同為金門戰地時期用來喊話打「心理戰」的前線,用國語、閩南語廣播新聞、宣傳、評論、招降等訊息。心理戰所使用的播音設備也是戰時首要的攻擊目標,因此高聳的北山播音牆也是掩護播音站的防禦建築,正面是由48組揚聲器組成的方陣,聲音可傳播25公里,特殊如蜂巢的造型,不論是站在播音牆旁,或是站在斷崖下仰拍播音牆,都是很熱門拍照方式!
(文章內容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)
位於金沙鎮的馬山,距對岸的角嶼僅2,100公尺,退潮時更只有1,800公尺,是金廈兩岸最靠近的據點,在過去是觀測對岸海上活動的軍事要塞,有「天下第一哨」之稱。
進入觀測所大門後,會通過一段的戰備坑道,坑道內設有槍堡等軍事設施,天候佳時福建的鴻漸山清晰可見,讓過去的軍事印象重現眼前,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!
(文章內容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)
循階梯而下,走進翟山坑道幽暗的光線裡,鬼斧神工的軍事傑作就在眼前,坑道盡頭接引著深不見底的海水,在炎熱的夏季裡替旅人們帶來一些清涼。
翟山坑道內,既長而寬闊的坑道及水道兩區域,是八二三砲戰期間,動員無數人力、耗費五年時間,才辛苦鑿出這條能夠容納42艘水道小艇進出、迴轉的極大的工程,又被譽為「地下金門」傑作之一。
(文章內容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)
得月樓建於公元1931年,是水頭聚落黃輝煌經商致富後,委請福建內地的匠師陳南安設計建造的一座高聳建物,也是當時水頭聚落最高的建築,便以「近水樓台先得月」之意涵,取名為「得月樓」。得月樓建造時,正是地方治安最壞的時期,強盜登陸劫掠的事件層出不窮,而水頭聚落位在海邊,也是強盜上岸覬覦的對象,因此特意打造許多防禦工事:三、四樓的牆面有供架槍瞄準用的槍眼、屋頂女兒牆的垛口是為防禦使用,此外還有逃生密道,具機能性又不失美觀,讓得月樓曾獲得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。
(文章內容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)
得月樓建於公元1931年,是水頭聚落黃輝煌經商致富後,委請福建內地的匠師陳南安設計建造的一座高聳建物,也是當時水頭聚落最高的建築,便以「近水樓台先得月」之意涵,取名為「得月樓」。得月樓建造時,正是地方治安最壞的時期,強盜登陸劫掠的事件層出不窮,而水頭聚落位在海邊,也是強盜上岸覬覦的對象,因此特意打造許多防禦工事:三、四樓的牆面有供架槍瞄準用的槍眼、屋頂女兒牆的垛口是為防禦使用,此外還有逃生密道,具機能性又不失美觀,讓得月樓曾獲得台灣歷
史建築百景之一。 (文章內容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)